为感情加油
为爱情疗伤

有关于老舍的散文文集

有关于老舍的散文文集
老舍散文集篇1

 

你为什么喜欢花生呢,姐姐说花生味美甘甜,是一个极其好吃解馋的零食;哥哥说花生可以用来榨油,是一种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植物;作者说花生物美价廉,是一种很招人喜欢和值得人付钱的东西。而父亲却说花生是一种很实用、很低调、很无私的植物,因为花生从不喜欢招摇和显摆,也不喜欢邀功和争宠,它只是一声不吭把自己埋在地底下,然后默默无闻、竭尽所能的贡献自己的果实,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花生才如此会受人欢迎。

父亲说桃子很甜美,石榴很红火,苹果很娇艳,它们一旦成熟之后就会高挂枝头,让人一见便会生出无限的爱慕之情。可是花生就很从容淡定,它不会追求表面的风光和靓丽,他只注重自身的价值和贡献,所以它才是值得人学习和赞美的好榜样。父亲这一番关花生的解读和赞美让作者对花生有了不一般的见解和情感,与此同时,作者也从花生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正如作者所言:“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因此,一个卓越的人应该是一个有用的人,他除了要有表面的华丽体面之外,他更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塑造,只有这样他才是一个完完整整的、值得尊敬和效仿的成功人士。

正所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一生变得辉煌和荣耀,那么他就应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对集体有贡献的人。因此,我也真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落花生一样可以成为一个低调谦逊、无私奉献、实用有用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唯有这样我们才会实现生命的价值。

老舍散文集篇2

关键词:梁实秋 雅舍 随缘 幽默

20世纪40年代我国小品散文创作呈现成熟绰约的一面,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散文大家。梁实秋就是我国20世纪40年代小品散文创作丰收期的杰出代表。抗战爆发后的1939年秋,梁实秋先生只身寄居重庆某简陋平房并美其名曰“雅舍”,后撰写专栏小品成集名为《雅舍小品》。《雅舍小品》曾经风靡文坛并经久不衰,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雅舍小品》是其散文的代表作。在《雅舍小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自然而儒雅淡泊的梁实秋。

一.于细微处见真章

这部散文集有意回避热点话题和时尚题材,反以常见的人和事物入文,如男人、女人、饮食、衣着等。虽题材微末,但该散文集融雅致博学和温文幽默于一体,使得普通题材多了一份独特的魅力――梁实秋式的散文魅力,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如在《雅舍》这一篇中,作者借一简陋客居徐徐道来,“最是经济”、“不能蔽风雨”、“地点荒凉”、蚊鼠肆虐的简陋屋子却因作者雅致情怀和幽默风趣的滋润而见深度。

二.随缘淡泊

在散文中,梁实秋抱着一种淡定随缘的姿态默默看人生百态,揭示人生真谛,展示人生智慧。他在他的“雅舍”时,虽然写出其种种不便之处,但更点出“雅舍自有他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通篇通过写雅客来勤、月夜“幽绝”的绝美景致、雨来如“米氏章法,如云如雾”、陈设不俗彰显特色等来突出自己高洁而不拘于外界细微的精神。在徐徐的抒写中,作者更是通过“久而安之”“我仍安之”等字样突出自己随缘而安的精神。在说陈设一节时,更是通过排比的手法强调了自己淡泊无欲的追求,“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甚至感慨“天地者万物之逆旅”而“似家似寄”,这与当今社会追名逐利之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这种种,说明了梁实秋先生是个一切讲究随缘、淡泊豁达的人。他离世独善、不逐名利,故而在后期能放弃绿卡回归故国,虽名扬四海但依旧感慨人生三憾,却无关于名利的遗憾。梁实秋先生作品中融入了“随缘”“无求”等佛家思想,对今人仍有启发。

三.风趣幽默

梁实秋的散文作品承接了30年代林语堂《论语》派幽默风趣的风格,用一种独具自己特色的幽默来写透人生百味和人性种种。梁实秋的幽默不同于鲁迅先生的冷锐如枪尖的幽默,它是独善其身、敦厚平和、温润不失风度的;不同于林语堂带着点童真的幽默,它是真实仿若邻舍、散发着人间烟火味的;不同于老舍先生京味十足的带着泪花的幽默,它是看透人世超越自己和红尘的。这就是梁实秋,正如冰心女士评价,他是唯一一个如花一般“色香味”俱全、“才情趣”俱佳的雅士学者和朋友。他的笑容是包容,是佛家那拈花时的会心一笑式的顿悟,是温柔如水的透彻。所以,纵然大雨冲塌了屋顶泥块而“满室狼藉、抢救不及”时,他也能幽默地形容那灰泥崩裂时美妙如“奇葩初绽”。梁实秋的幽默还是带着学者味的,幽默笑着时会援引篇章等,如在写蚊子猖獗时会笑说“聚蚊成雷”、写老鼠时引“相鼠有牙”,幽默的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博学儒雅。

四.雅俗共赏

在现代文学史上能够做到雅俗共赏的人并不多,散文中能做到雅俗共赏的更是少之又少。梁实秋的散文远离时代主题,选择俗而又俗的题材,通过通俗而不失雅致的语言,絮絮说着人生的现象和滋味。他虽然游走在俗世之间,关注着这烟火气十足的红尘人间,却因了他的博学儒雅、佛家思想、独特审美、彻悟温润而成为雅文学的独特风景。如在《下棋》一篇中,作者随手借“下棋”这件常见的小事写到人生哲理,笔触开阖自如、由小及大,在简练平白的语言中将人情人性栩栩绘出,让人既得到哲理的启发,开阔了历史人文知识,还为作者的文笔所熏染折服。

参考文献

1.《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典藏》,浙江文艺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老舍散文集篇3

关键词:乡风市声 自然“乡土”情结

20世纪散文中,具有“乡土”情结的散文抒写不乏其人。作家们的乡土观念不同,情结也是各异,但他们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内在品格:在对乡土的眷恋中追寻着一种温暖的家的感觉,一种失去了的过去的经验,一种一去不复返的童年的浪漫,一种往昔不可重复的旧梦,一种原始淳朴无欲无求的自然,更是一种理想中的健全的人性、与“自然”相融合的,和谐而又充满活泼的生命力的原生生命形态。这或许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乡土”情结。散文选集《乡风市声》便是这种情结的集结。

《乡风市声》散文选集是钱理群先生编著的“漫说文化丛书”系列中的一部分,该书收录了现当代文学史上21位知名作家的三十余篇散文杰作,为我们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北京、上海、青岛、南京、扬州、杭州、广州、福州、重庆、成都等大中城市的不同个性,南、北乡村的特异风光。尽管作家所采用的描写方式各有特色,观察视角也各不相同,但整体看来,他们却共同表达出了一种无以摆脱的“乡土”情结,一种田园的诗意,一种对自然和谐的美的追求,一种理想中的健全的人性与生命原生状态的向往与呼喊。

《乡风市声》中的散文有叙事、有写人,有描写、有议论,因其散文文体本身的特性,在这些描写、叙述、议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们更为直接,更为真实的心灵体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他们听命于自己本能的内心冲动、欲求,几乎是情不自禁地对“风韵”犹存、却面临着严重危机的传统农业文明与即将逝去的桃花源般的田园家乡唱起了赞歌与挽歌,他们不甘心于现代工业文明对故乡的挤压破坏,在“乡风”与“市声”的不和谐中看到了两种文明的对抗,感受着古老的农业文明的旧中国与现代工业文明的新中国的历史大决战,在追思慨叹中,他们的心灵在向着曾经给予自己安谧幽静、自然和谐的故土回归,向着曾经让自己的心灵感受着和谐而又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回归。在这本小册子中,我们在“乡风”与“市声”的聆听中,感受到的是作家们在寻求人生的归宿旅途中心与心的相遇,灵魂与灵魂的抚慰,家与自然之感的融通。

一、赞歌与挽歌:乡风

打开《乡风与市声》,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老舍亲切的低诉:“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为何老舍对北平有着如此让人心灵震颤的感动,或者说为什么北平对老舍有着如此的吸引力?原来“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空旷;不想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是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草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老舍在北平感受到的是“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的温暖,安稳,舒适的家的感觉;然而北平又何止是这些吸引人的地方?“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的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三四十年代的北平是乡村的延长,是传统化乡土化了的,是宁静的美好的故都,没有现今摩天大楼的拥挤,没有车如流水马如龙,没有嘈杂的喧闹遍布的垃圾,有的是安静祥和的四合院,是“人为之中的自然”,是适合人悠然闲居的自由空间。老舍在老北京感受到的是婴儿睡在家中的安心与舒适,是大自然中的自由空间,在这里他寻找到的是人应有的归宿。“家与自然“正是传统农业文明的出发与归宿,这也就是老舍等作家所迷恋、所追求的。

如果说老舍对北平乡土的抒写是整体的描摹,那么在叶圣陶的《藕与莼菜》的品位中,我们体会到的更是记忆深处的一朵浪花:“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凸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如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 在对家乡的藕与莼菜的怀念中,我们看到的是乡村人们原始的淳朴的健康的美。他们在自然中长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年以风雨为伴,与日月为伍,人与山与土地形成了一种天然联系,凭着双手来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料。叶圣陶以平等亲切的眼光打量着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乡亲,使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圆融一种美满一种和谐。

作者由藕联想到故乡,再由故乡联想到藕,再由故乡的藕写到城里所见的藕,又由藕联想到了故乡的莼菜,一步步运用家乡与此地、往昔与今日的对比手法,逐步抒发了其不可遏止的思想之情,是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思想上也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最终使这种情感以喷发的岩浆之势爆发出来:“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

始终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在“鸭窠围的夜”里满含着对湘西极深的眷恋之情,把湘西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自然环境描写的更是令人深思和感叹,把作者发自内心深处对湘西历史及命运的感伤之情表露无遗,既害怕这美丽的湘西世界尘封于历史停滞不前,又担心现代文明会打破这里的静谧,导致它的毁灭;八百里秦川大地上气势磅礴的秦腔还在传达着炎黄子孙的阳刚和粗犷(贾平凹《秦腔》);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的侵入下,原始可爱的自然乡村正在慢慢地消失,冯至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对消失了的原始山村淳朴人性的扼腕叹息更是深沉凝重的叫人难以平静“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作者从生命的层次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达到了人与自然,今人与古人的融合,他们的心灵在互相抚慰……

在“乡风”的吹拂中,与其说作者在感受着原始乡村的淳朴自然,家乡的宁静祥和,心灵的甜蜜悠然,不如说在这一曲曲对乡村的礼赞中表达着作者对逐渐逝去了的传统农业文明的哀婉与叹息,在无奈的回忆中追寻着一种温暖的家的感觉,一种失去了的过去的经验,一种一去不返的童年的浪漫,一种往昔不可重复的旧梦,一种原始淳朴无欲无求的自然,更是一种理想中的健全的人性、与“自然”相融合的,和谐而又充满活泼的生命力的原生生命形态。而所有这些,都是沉淀在中国的乡土之中。

二、批判与希望:市声

随着以上海为代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出现,人们听到了现代工业文明喧嚣的“市声”。“小火轮、柴油轮毕竟驶进了平静的小河,泼剌剌地冲打那两岸的泥土”,“玷污了绿色的田野,无情地冲击、改变着旧的‘乡景’与‘乡风’”。茅盾的《乡村杂景》在市声的喧嚣中开始了这乡村远望中的忧思。他写出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工业文明的侵入下“乡风”与“市声”的不和谐,这不和谐是两种文明的对抗,是城市对乡村的挤压,是人类在前进道路上对先进文明的追索对传统家园的修葺乃至毁坏。

于是在这本散文集中以描写上海等大城市的一组“市声”里,我们听到了来自作者们的严厉批判:

茅盾在《交易所速写》中厌恶不满的声音“小小的红色电光的数目字是人们创造,却又称为较多数人的不可测的命运”;柯灵在夜上海里“烦嚣的空气使心情浮躁,繁复的人事使灵魂粗糙,丑恶的现实磨损了人的本性”,他到街头小店去寻找“悠然自得的神情”,却“恍惚回到了辽远的古代”,在批判中,他向往的仍旧是自然和谐的乡村世界;郁达夫在古城扬州苦苦追寻的田园诗意,却在繁闹的城池里“荒凉的连感慨都教人抒发不出”,“十年一觉扬州梦”只是逝去的梦啊;丰子恺在西湖船的四次变迁里诅咒“营业竞争的压迫”“世纪末的痼疾”;鲁迅更是在吵闹不堪的市声中对同处一地的女仆阿金产生了极度的厌恶,甚至因此而改变了对女性的一些看法:足够闹出大大的乱子来。这是多么具有威力的吵嚷,多么让人难以安心的诅咒?即使标榜“我喜欢听市声”的张爱玲在电车回家的哑嗓子铃中感受到的也竟是对宁静安详的家的呼唤……

作家在对被现代工业文明污染了的城市发出严厉的斥责时,他们所追寻的,所要回归的仍是有着自然和谐,充满活力的原生乡村,他们的心灵只有在自然中才能够感受到与“自然”相和谐而又充满活泼的生命力和健全的人性。对家与自然的渴望与追寻在对市声的批判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为何在现代文明的大都市,在现代文明的先进中,家乡的蛊惑仍旧那么强烈?鲁迅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引里给我们做了这样的心理分析——我有一时,曾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明知是哄骗,却仍要时时反顾,这执拗的眷恋,正是如老舍一般对故乡北平难以诉说的爱——那里是我的家。

《乡风市声》以家即自然来观照生命,是从人的精神层面关怀着人的现代性并升华着自然万物的内在情感精神,主要是通过城乡对比,在对城市文明的批判中、对乡村灵魂的赞美中呼唤一种健全的民族生活方式,以安置一个个漂泊无定的现代灵魂,进而实现民族文化人格的再造,实现世界的整体自然和谐。我们在“乡风”与“市声”的聆听中,感受到的是作家们在寻求人生的归宿旅途中心与心的相遇,灵魂与灵魂的抚慰,家与自然之感的融通,更是对自我人生对人类生命归宿的寻求与建设。这便是我们阅读《乡风市声》“乡土”情结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乡风市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2]李晓红.二十世纪乡土散文的嬗变.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3]陈德锦.乡土散文的心理分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

[4]鲁迅.朝花夕拾.鲁迅全集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5]林可行.现代散文鉴赏.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5

老舍散文集篇4

老舍 (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冰心曾这样赞叹过老舍:“我感到他的作品有特殊的魅力,他的传神生动的语言,充分地表现了北京的地方色彩,本地风光;充分地传达了北京劳动人民的悲愤和辛酸,向往与希望。”

老舍出生在北京城区小杨家胡同的一个普通旗人家庭。但幼年丧父,生活清苦,让他从小就知道了自力更生,对母亲也是特别的孝顺。让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坚贞不屈,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当他面对着凶残、毫无人性的敌人、黑暗的腐败社会的时候,他从没低头,不被压抑住,坚决与他们抗争。他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沉重的代价,为人民写了一本本充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扛鼎之作。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七七事变”的时候,书上介绍说,那时,祖国又陷入了空前大劫难。老舍一个文弱的书生,但他用笔做武器,著写了《剑北篇》,里面热情地赞颂了边疆军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抗战到底的决心。在这场战争中,老舍成了民族英雄,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

老舍散文集篇5

老舍 (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冰心曾这样赞叹过老舍:“我感到他的作品有特殊的魅力,他的传神生动的语言,充分地表现了北京的地方色彩,本地风光;充分地传达了北京劳动人民的悲愤和辛酸,向往与希望。”

老舍出生在北京城区小杨家胡同的一个普通旗人家庭。但幼年丧父,生活清苦,让他从小就知道了自力更生,对母亲也是特别的孝顺。让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坚贞不屈,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当他面对着凶残、毫无人性的敌人、黑暗的腐败社会的时候,他从没低头,不被压抑住,坚决与他们抗争。他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沉重的代价,为人民写了一本本充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扛鼎之作。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七七事变”的时候,书上介绍说,那时,祖国又陷入了空前大劫难。老舍一个文弱的书生,但他用笔做武器,著写了《剑北篇》,里面热情地赞颂了边疆军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抗战到底的决心。在这场战争中,老舍成了民族英雄,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

老舍是个广交益友的人,虽然他自己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大作家,但他不妄自尊大,和许多知名作家都是好朋友,如:郭沫若、茅盾、张恨水、丰子恺等。他们在一起,不耻下问,一起探讨文学方面的琐事,老舍幽默生动的语言,让大家都理所当然地喜欢与他交谈。

老舍散文集篇6

1.“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再好的写作素材,再闪光的思想,也要无一例外地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学会挖掘生活中闪光的思想内容,学会布局谋篇之外,必须刻不容缓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语言表达是学习和工作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能“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写作教学中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解决学生语言表达难的问题,通过深思熟虑和不断探索,发现仿写与片段练习的目的性单一明确,字数要求较低,训练时间短而见效快,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很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让学生进行仿写句子、写片段作文的练习,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熟悉词语使用环境,丰富词汇,熟悉语法修辞常识,积累作文素材,增强了动手写作的兴趣,提高了语言驾驭能力。

离开了语言,语文教育什么也不是。语言文字的味道就是语文的味道。这也许就是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的地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运用、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更好地为思想与表达服务,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是每一节语文课不可或缺的目标。

韩愈在《择言解》里高度评价了语言的作用:“言起于微,而为用且博,能不违于道,可化可令,可告可训,以推于生物。”认为语言能明道传意,把语言看作传情达意、化今传后的工具。语言既可用于传道化民,也就可以详尽达意。由于语言的作用极其重要,因此需要慎重选择用语,否则,“及其纵而不慎,反为祸矣”,推而论之,言不能尽意,并非语言天生的不足,而是说话者择语不慎、用语不精,因此,不应怀疑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而应加强自身修养,着力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进行仿写与片断练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技能练习是能力形成的必由之路,而学习者良好的语言技能基本上是通过感受、涵咏、参悟与临摹阅读蓝本的练习而实现的。因此,有效的实施方法与措施是通过文本的阅读与坚持不懈地进行仿写、片段练习,并交流学生的优秀习作共同提高,促使学生“内化语言”与“迁移语言”,最终为学生所用的。我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1.沉浸文本阅读,着意精神,领会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妙无论是教材,还是优秀的文学著作、名家经典,都是学生的阅读蓝本。除了认真用好教材以外,我们还通过积极引导、有效指导、及时检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等方式,让学生阅读了《西游记》《麦田里的守望者》《海底两万里》《朝花夕拾》《老人与海》《简爱》《老舍散文》《朱自清散文集》《冰心散文集》等经典著作,使学生沉浸到优秀文本的阅读中,从中感受、涵咏、领悟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妙。

2.读写结合,多加练笔

(1)仿写句子:①直接选取教材或经典著作中的优美语句或语段,进行同一语言风格的仿写。②教师或学生用精彩的语言总结教材中的单元要点或经典著作中的精神内涵、精彩之处,让学生仿写,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选取各种题材典型片段,如景物描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叙事片段、抒情片段、议论片段等,进行片段写作练习。教师精心指导,并在学生中交流优秀习作,使学生共同提高。

(3)在读书笔记上开展以教材、名篇为主的多种语言赏析、品味练习。

(4)组织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写作交流。①读书交流会②文学座谈会③成立“文学会”,划分文学版块,竞选版主,年级同学投稿,进行筛选后,在走廊宣传栏中张贴交流。

(5)口头训练与书面训练相结合。口头训练以课堂为主阵地,加强学生课堂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要求做到清楚、准确、通顺,力求生动。书面训练则要求较高,要求达到考纲“准确、简明、生动、连贯、得体”等要求。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积累正是写作真正的源头活水,不明白这一点,孤立地进行语言训练,只能让学生倍觉枯燥与反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因此,通过让学生不断阅读经典著作和语言表达出色的名家典范之作,如《西游记》《红楼梦》《海底两万里》《朝花夕拾》《老人与海》《简爱》《老舍散文》《朱自清散文集》《冰心散文集》等,不断汲取各种养料,读写结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欣喜地发现——

1.学生爱读书了!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可无知!对于任何人来说,书籍是智慧的翅膀,是第二双行走世界的腿脚,不读书的人注定无知、浅薄、难以成功。学生爱读书了,不仅是一时的功效,更是关乎学生终生发展的大事。我想,一个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让自己的学生爱上读书!从小处看,这关乎到一个人的发展;从大处看,这关乎到一个民族的发展,怎可轻视?

老舍散文集篇7

读书是一种享受

鲍京

星期日,我闲得无聊,感觉心里很烦燥,想找个东西解闷,突然,我发现书桌上放着一本书,书名叫《名家散文集》,于是,我就拿起这本书看了起来。

我认真地看着,看了一篇又一篇,看着看着,我渐渐地被这些名家写的散文吸引住了,仿佛自己也走进了当时的情景,体会到了名家们笔下写出的不同心情和感受。就拿冰心的散文来说吧!她写的《去国》这篇文章体现了主人翁英士悲伤、苦恼的心情,使我看后顿时心情低落,无论看什么都觉得不顺心。看了好几篇不同名家写的散文后,我悟出了名家们笔锋的不同。罗兰的散文清新自然,使人看后心情舒畅;冰心的散文柔婉典雅,使人看后思绪万千;老舍的散文诙谐幽默,使人看后心情开朗。我接着看下去,接着不断地接触这些不同的作品、文字中暗香浮动的境界,渐渐地,我从这些散文中摸索到了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感受到了名家们写作时各种不同的心境。当我读到一篇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情景交融的优美调,出众的艺术感染力的漂亮散文时,就会感觉到它们在我的身边环绕,让原本心浮气燥的我变得温文而雅,让我的心渐渐明朗了起来,让我的身心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和休息,还让我感到自己看的不是书,而是在看一种韵味,一种新鲜

书是丰富多彩的,书是无穷无尽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还陶冶了我的情操。总之,我觉得,读书就是一种享受。

老舍散文集篇8

2 诸子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称为九流十家(前九家称九流)。儒家的开派大师是孔子,孔子的思想,以《论语》为代表。发扬孔子学说的有两派:一派是子思和孟子,一派是荀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著作有《老子》(《道德经》),继承老子哲学的有庄周等。

3 初中生所学古文涉及的典籍有《论语》《孟子》《庄子》《礼记》《列子》《左传》《战国策》等。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学习的古文有《(论语)十二章》《(孟子)三则》《(庄子)一则》《(礼记)一则》《(列子)一则》《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与谢中书书》《三峡》《杂说(四)》《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等。

4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学习的古诗词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十五从军征》《观沧海》《饮酒・结庐在人境》《木兰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黄鹤楼》《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渔家傲・秋思》《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登飞来峰》《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游山西村》《南乡子・何处望神州》《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己亥杂诗》《满江红・小住京华》。其中不少篇目本部两刊相关栏目赏析过。

5 律诗讲究平仄和对仗,有五言、七言两种,都是以八句为一首,每两句为一韵。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有五绝、七绝两种。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6 词是可以歌唱并和音乐配合的韵文,句法长短参差,不像诗那么整齐。宋词从风格上分,有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前者以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后者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

7 唐宋古文八大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后世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

8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毛泽东称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及杂文集多部。这两部小说集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到北伐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面真实的镜子。《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收入他1926年2月至11月创作的10篇散文。这部作品真实、形象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风格明朗,语言朴素、清新。

9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叙述了主人公人力车夫祥子的性格发展,呈现出一个美的灵魂的毁灭过程。老舍能透过笔下人物卑贱的职业、低下的地位和往往显得粗俗的外表,挖掘他们内心的纯正。浓郁的北京韵味的口语美,是《骆驼祥子》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0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原籍福建长乐)。她以对现实生活表现的深切、感情真挚、风格清新明丽而饮誉文坛。1922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繁星》,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地唱出爱的赞歌。《春水》是《繁星》的姊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问世比《繁星》晚三个月。1923年,冰心留学美国,其间以国外的见闻、对往事的回忆和病重时的感触为题材,创作了《寄小读者》通信29封,《往事》(二)10则等。这些作品,闪烁着“五四”时期反封建的时代光辉,歌颂童心,宣扬母爱,赞美自然。

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解放初期,老舍作为知名的作家,积极投身于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罗常培、吕叔湘、吴晓铃等学者会同孙玉奎、刘德智、侯宝林等相声演员一起组成相声改进小组,通过撰写大量作品和理论文章,不仅指导相声摆脱了解放初期由于其旧有形式和内容所造成的生存危机,而且使相声乃至曲艺这门艺术形式完成了在新社会、新形势下的自身定位,奠定了其艺术地位,为之后新相声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并且一直影响到了今天相声的发展。

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龙须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剧本为演出建立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形象鲜明的,强调从生活中塑造一个鲜明形象的基础。这对我国的话剧事业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成长起到了一个最基础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风格,被北京人艺的导演、演员所继承并沿用至今。

在创作题材的角度看老舍的文艺影响,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从最初的《老张的哲学》《二马》和《赵子曰》就以北京的生活和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为题材,到后来重新回到北京的市民生活题材的《离婚》《牛天赐传》,再到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我这一辈子》和《月牙儿》《柳家大院》等中短篇小说,他最有特点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

因此,可以说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创作,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又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史象征,一说到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联想到老舍的文学世界。老舍的小说有序和完整的构建了一个艺术上的“北平世界”,同时小说中的小吃、建筑和语言都是现如今挖掘和开拓北京文化的重要源泉。

同时在批判国民性的道路上,老舍也有自己的开拓,比起鲁迅对国民心理机制的发掘,老舍对中国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及描写不免失至肤浅,但也有鲁迅所不及之处显示出老舍自己的特点——既有原有的纯中国环境中中国人的缺点,也有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的心理和行为的病态和适当,后者是老舍独有的开拓,这种方式在以后批判中也是鲜见的,这种批判因此也构成和补充了一部完整的现代国民性批判史,对后来的批判具有借鉴意义。

政治影响

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负责领导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老舍在担任总务部主任期间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

文学奖项

为纪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励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于1999年创立了老舍文学奖,该奖项主要奖励北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京出版和发表的优秀作品,每两至三年评选一次。

老舍短篇散文 篇9

虽然家在北平,可是已有十六七年没在北平住过一季以上了。

因此,对于北平的文艺界朋友就多不相识。

不喜上海,当然不常去,去了也马上就走开,所以对上海的文艺工作者认识的也很少。

有三次聚会是终生忘不掉的:一次是在北平,杨今甫与沈从文两先生请吃饭,客有两桌,酒是满坛;多么快活的日子啊!今甫先生拳高量雅,喊起来大有威风。

从文先生的拳也不弱,杀得我只有招架之工,并无还手之力。

那快乐的日子,我被写家们困在酒阵里!最勇敢的是叶公超先生,声高手快,连连挑战。

朱光潜先生拳如其文,结结实实,一字不苟。

朱自清先生不慌不忙,和蔼可爱。

林徽音女士不动酒,可是很会讲话。

几位不吃酒的,谈古道今,亦不寂寞,有罗膺中先生,黎锦明先生,罗莘田先生,魏建功先生……其中,莘田是我自幼的同学,我俩曾对揪小辫打架,也一同逃学去听《施公案》。

他的酒量不大,那天也陪了我几杯,多么快乐的日子!这次遇到的朋友,现在大多数是在昆明,每个人都跑了几千里路。

他们都最爱北平,而含泪逃出北平;什么京派不京派,他们的气节不比别人低一点呀!那次还有周作人先生,头一回见面,他现在可是还在北平,多么伤心的事!

第二次是在上海,林语堂与邵询美先生请客,我会到沈有乾、简又文,诸先生。

第三次是郑振铎先生请吃饭,我遇到茅盾,巴金,黎烈文,徐调孚,叶圣陶诸位先生。

这些位写家们,在抗战中,我只会到了三位:简又文、圣陶与茅盾。

在上海的,连信也不便多写,在别处的,又去来无定,无从通信。

不过,可以放心的,他们都没有逃避,都没有偷闲,由友人们的报告,知道他们都勤苦的操作,比战前更努力。

那可纪念的酒宴,等咱们打退了敌人是要再来一次呀!今日,我们不教酒杯碰着手,胜利是须“争”取来的啊!我们须紧握着我们的武器!

在山东住了整七年。

在济南,认识了马彦祥与顾绶昌先生。

在青岛,和洪深,盂超,王余杞,臧克家,杜宇,刘西蒙,王统照诸先生常在一处,而且还合编过一个暑期的小刊物。

洪深先生在春天就离开青岛,孟超与杜宇先生是和我前后脚在七七以后走开的。

多么可爱的统照啊,每次他由上海回家一一家就在青岛——必和我喝几杯苦露酒。

苦露,难道这酒名的不祥遂使我们有这长别离么?不,不是!那每到夏天必来示威的日本舰队一一七十几艘,黑乎乎的把前海完全遮住,看不见了那青青的星岛——才是不祥之物呀!日本军阀不被打倒,我们的命都难全,还说什么朋友与苦露酒呢?

朋友们,我常常想念你们!在想念你们的时候,我就也想告诉你们:我在武汉,在重庆,又认识了许多许多文艺界的朋友,都贫苦,可是都快活,因为他们都团结起来,组织了文艺协会,携着手在一处工作。

我也得说,他们都时时关切着你们,不但不因为山水相隔而彼此冷淡,反倒是因为隔离而更亲密。

到胜利那一天啊,我们必会开一次庆祝大会,山南海北的都来赴会,用酒洗一洗我们的笔,把泪都滴在手背上,当我们握手的时候。

那才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啊!胜利不是梦想,快乐来自艰苦,让我们今日受尽了苦处,卖尽了力气,去取得胜利与快乐吧!

《猫》 篇10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老舍的勤俭一生 11

梅花香自苦寒来。老舍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了勤俭节约的精神,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当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保持着勤俭的好习惯。一次,朋友邀请他参加一个舞会。舞会是一个隆重的场合,穿着自然要讲究一些,可是老舍只有两套灰布中山装,洗过几次后,就显得旧了,穿在身上像个清洁工。老舍就穿着这套衣服进了舞会,他对投来不解目光的朋友说:“对不起了,这已经是我最好的衣服了。

老舍已是中国的大文豪,但他依然那么的勤俭,那么的廉洁。

老舍短篇散文 12

我知道岚儿是真热心,也知道岚儿是真小气,我当然心有微酸却故作姿态地说:“不用,我会留心,不定哪个出版社睡醒了或实在没有剩饭可炒,就会做功做德地想起老舍来了。”市面上老舍的书确实很难见。浙江文艺出版社曾出版过成套成套的散文集、选集、全编、精编,封面朴素大方几乎不加修饰,买几本放在书架上也很漂亮。他们把二十世纪的重要作家包括台湾香港的都快打捞完了,可就是不见老舍上岸,不知什么缘故。

其实我看过的老舍的书不多,一本《四世同堂》而已,还是相当年轻的时候看的。手头倒有一本他的小说集,封面是不知从哪个电影里偷来的剧照,不负责任得很,里面尽是错字。再看封底有出版社却没有出版社地址,一下子意识到遇上了盗版,气得把书扔出好远。

但,昨天一不小心看到了那本《大智若愚》,封面是简笔国画没叶树,枝枝桠桠直愣愣的,透出一股子清静幽远。不用说,当然是先买为快,再睹更快。

忽然琢磨出来,一直觉得老舍亲切,原来跟他的名字很有关联。笔名里不喜欢“冰心”,太正气;不喜欢“茅盾”,太冷气。老舍就不同。“舍”是最早的象形字,意思是屋,“人”是斜溜下来的屋顶、屋檐,“干”是窗,“口”是门,整个的“舍”是很温暖的家,舍里再有一盏燃着的灯,一盆正旺的炭,纳鞋底儿的妻,绕床的儿,不信你不醉不痴。

“舍”字已是迷人,何况前面又加一个“老”字:老舍,舍而老,宅而古。凡“老”总是让我尊敬,让我迷恋:老照片,老电影,老歌曲,老人家,老家,老乡,老友……从前我们老家盖房子都是一溜三间红砖红瓦房,侧过来看,不是个“舍”字又是什么?老舍啊,红彤彤、暖洋洋的老家。

老舍不只是名字让人觉得近乎。我们赞一个人,往往喜欢说“他是个性情中人”。这么说的时候通常是心里愿意和他做朋友的。会哭,会笑,会恼,会好,有嗜好,有脾气,不完美,才会觉得原来他跟我这么相像,不知不觉,戒备心一点也没了。“他是个性情中人。”这么说话的时候心里都在想疼他了。

读老舍实在读得很愉快,恐怕就在于他的性情中人的做派,那么亲切,那么温暖。《大智若愚》中还有几幅老舍的黑白照,从青年到老年,完全是我心目中的样子。特别是第一张,看来看去,那眼神干净明亮得很眼熟,思忖来思忖去,对,像黎明,或者说黎明眼神像老舍,不止眼睛漂亮,那相貌也是很清俊周正的,呵,老舍原来也帅哥过。

扯了这么多,忽然想起中学时背过的: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也许他叫老舍完全是根据“舍予”而起,就像我们管张三叫老张李四叫老李王五叫老王赵六叫老赵,舍予就叫老舍了,也许他原来的意思是“舍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样倒也与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相符。

 

老舍散文 篇13

到济南来,这是头一遭。

挤出车站,汗流如浆,把一点小伤风也治好了,或者说挤跑了;没秩序的社会能治伤风,可见事儿没绝对的好坏;那么,“相对论”大概就是这么琢磨出来的吧?

挑选一辆马车。

“挑选”在这儿是必要的。

马车确是不少辆,可是稍有聪明的人便会由观察而疑惑,到底那里有多少匹马是应当雇八个脚夫抬回家去?有多少匹可以勉强负拉人的责任?自然,刚下火车,决无意去替人家抬马,虽然这是善举之一;那么,找能拉车与人的马自是急需。

然而这绝对不是容易的’事儿,因为:第一,那仅有的几匹颇带“马”的一精一神的马,已早被手急眼快的主顾雇了去。

第二,那些“略”带“马气”的马,本来可以将就,那怕是只请他拉着行李——天下还有比“行李”这个字再不顺耳,不得人心,惹人头皮疼的?而我和赶车的在辕子两边担任扶持,指导,劝告,鼓励,(如还不走)拳打脚踢之责呢。

这凭良心说,大概不能不算善于应付环境,具有东方文化的妙处吧?可是,“马”的问题刚要解决,“车”的问题早又来到:即使马能走三里五里,坚持到底不摔跟头;或者不幸跌了一交,而能爬起来再接再励;

那车,那车,那车,是否能装着行李而车底儿不哗啦啦掉下去呢?

又一个问题,确乎成问题!假使走到中途,车底哗啦啦,还是我扛着行李(赶车的当然不负这个责任),在马旁同行呢?还是叫马背着行李,我再背着马呢?自然是,三人行必有我师,陪着御者与马走上一程,也是有趣的事;可是,花了钱雇车,而自扛行李,单为证明“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否有点发疯?

至于马背行李,我再负马,事属非常,颇有古代故事中巨人的风度,是!可有一层,我要是被压而死,那马是否能把行李送到学校去?我不算什么,行李是不能随便掉失的!

不为行李,起初又何必雇车呢?小资产阶级的逻辑,不错;但到底是逻辑呀!第三,别看马与车各有问题,马与车合起来而成的“马车”是整个的问题,敢情还有惊人的问题呢——车价。

一开首我便得罪了一位赶车的,我正在向那些马国之鬼,和那堆车之骨骼发呆之际,我的行李突然被一位御者抢去了。

我并没生气,反倒感谢他的热心张罗。

当他把行李往车上一放的时候,一点不冤人,我确乎听见哗啦一声响,确乎看见连车带马向左右摇动者三次,向前后进退者三次。

“行啊?”我低声的问御者。

“行?”他十足的瞪了我一眼。

“行?从济南走到德国去都行!”我不好意思再怀疑他,只好以他的话作我的信仰;心里想:“有信仰便什么也不怕!”为平他的气,赶快问:“到——大学,多少钱?”他说了一个数儿。

我心乎气和的说:“我并不是要买贵马与尊车。

”心里还想:“假如弄这么一份财产,将来不幸死了,遗嘱上给谁承受呢?”正在这么想,也不知怎的,我的行李好象被魔鬼附体,全由车中飞出来了。

再一看,那怒气冲天的御者一扬鞭,那瘦病之马一掀后蹄,便轧着我的皮箱跑过去。

皮箱一点也没坏,只是上边落着一小块车轮上的胶皮;为避免麻烦,我也没敢叫回御者告诉他,万一他叫“我”赔偿呢!同时,心中颇不自在,怨自己“以貌取马”,那知人家居然能掀起后蹄而跑数步之遥呢。

幸而××来了,带来一辆马车。

这辆车和车站上的那些差不多。

马是白色的,虽然事实上并不见得真白,可是用“白马之白”的抽象观念想起来,到底不是黑的,黄的,更不能说一定准是灰色的。

马的身上不见得肥,因此也很老实。

缰,鞍,肚带,处处有麻绳帮忙维系,更显出马之稳练驯良。

车是黑色的,配起白马,本应黑白分明,相得益彰;可是不知济南的太陽光为何这等特别,叫黑白的相配,更显得暗淡灰丧。

老舍短篇散文 篇14

当我到达洛陽的时候,作家访问团——由王礼锡先生率领——已在那里住了好几天。

大雨,他们非等放晴不能渡河。

刚一进旅馆,我就听到访问团还没能走的消息,马上想看他们去。

不大会儿,在电话中,听到之的的笑声,与因找不到足以表示情感的话而来的一串“啊,啊……”。

又过了一会儿,我和他们一一的握了手。

那种痛快、高兴、亲热,简直说不出来!

他们的院里满是花木,高而浓绿的梧桐,与红白相间的木槿花,首先在大家欢笑中被我看到,至今还一闭目就在我眼前。

晚间,我就是在一株白木槿花旁与礼锡先生谈了好久。

这,难道是个梦么?礼锡,还记得你我都夸奖过的那几朵大而玲珑的白花么?

他与我谈自重庆到洛陽一路上的经过情形,将来团体工作的计划,与团员们的才能与可爱……,最后,还谈到诗歌问题。

他虽然在路上仍旧依着他自创的诗体写了不少的诗,可是他声明那只是“闹着玩”;他将来不论是翻译,还是创作,必定要用白话的。

诗是他的命,他要运用白话加强这生命,使之更活泼,更富于宣传性。

他脸上没有一点病容。

还是那么胖、那么一精一神、那么和蔼,嘴角上老微笑着。

笑着,他告诉我,因警报,他那天只剪了半边发,还得去第二次!一切团中事务,他都不辞劳苦不怕麻烦,为一件小事也许跑多少路,只求把它作得妥贴。

前发也须跑两次了,他微笑着。

他走不了,我也走不了;仿佛洛陽所有的雨都积蓄在一处,一总在那几天落下来。

冒着雨,我几乎是天天找他去。

他没有病;工作、谈笑,他与年岁轻些的朋友们是一样的。

只有一天午饭间,他声明不喝酒。

可是,大家的高兴使他自动撤消前议,“好,我还是得陪你们一杯;就是一杯。

”喝完,他便躺下睡了。

第二天又见到,他笑着向我道歉:“你看,一杯酒就醉了!昨天你由这里走,我会不知道!”

啊,礼锡兄,你“走”,我可也不知道啊!连梦想也想不到啊!

洛陽分别,他们往北,我们往南。

我再到西安,那不能使人相信的消息已在报纸上登出!没钱,没交通工具,我没法子到洛陽去哭!

死得光荣,可是,我们失去一位益友,一个抗战文艺工作最有力的指导人!光荣的死便是永生,我们该怎么办呢?我又回到重庆来了,礼锡兄!我又看见了你,你的遗像是悬在文协会所里;我老想看着你,可是不敢抬头;你是在我的面前,在我的心中,可是……

.怀念老舍(节选 篇15

吴泰昌

1979年11月30日,巴金开完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和第三次全国作代会后回沪。12月6日下午开始写《怀念老舍同志——随想录三十四》,15日下午改定。这是我读到的巴金写怀念友人文章中最长的一篇。巴金在文章中“赞老舍是‘新中国的最大的歌德派’,‘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是‘伟大的爱国者’;为老舍‘“”’中被迫害惨死而痛苦、愤怒;说老舍‘要在中国人民中间永远地活下去’。”说他想起了老舍那句“遗言”:“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来爱我呢?”“我会紧紧捏住他的手,对他说:‘我们都爱你,没有人会忘记你,你要在中国人民中间永远地活下去!’”

巴金在《怀念老舍同志》中说了那么多话,不仅仅是为老舍,而是为一代知识分子。他在1980年3月6日给李健吾的信中说:“我写了篇怀念老舍的文章,为知识分子讲了两句话。我这样想:要实现四化,就离不了知识分子。一般地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好的,老舍是一个代表人物。”

赞(1) 打赏
文章名称:《有关于老舍的散文文集》
文章链接:https://www.qqzzhh.cn/79764.html
本站内容系会员投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