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是一种胸怀
包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与接纳。有了这种气度、这种胸怀,就会气宇轩昂、大气磅礴,就会海纳百川、包容万物。
《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包容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包容,就能发展壮大。曹操之所以能从仅有几个子弟兵,到剿灭北方群雄,占据中原,拥有百万大军,与他“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胸怀是分不开的。——连仇人都能容而后用,还有什么不能用的呢?三国时那个在政治上颇不得志的曹植,却说出了一番颇富哲理的话:“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据《宋稗类钞》记载,吕蒙正初入朝堂时,有一朝士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政?”吕蒙正装着没听见。而与吕蒙正同列的人却几次让吕蒙正追问那个人是谁,吕蒙正不允,说:“若知其姓名,怕以后不能忘记,所以还是不问的好。”吕蒙正后来终于成为北宋的宰相。
包容是崇高的境界
包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有了这种品质、这种境界,就会变得豁达,变得成熟。
弘一大师的<<人生格言选粹>>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馑”。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包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包容是仁爱的光芒
包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有了这种光芒、这种福分,就会远离仇恨,避免危难。
一位老妈妈在她50周年金婚纪念日那天,向来宾道出了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诀。她说:“从我结婚那天起,我就准备列出丈夫的10条缺点,为了我们婚姻的幸福,我向自己承诺,每当他犯了这10条错误中的任何一条的时候,我都愿意原谅他。”有人问,那10条缺点到底是什么呢?她回答说:“老实告诉你们吧,50年来,我始终没有把这10条缺点具体地列出来。每当我丈夫做错了事,让我气得直跳脚的时候,我马上提醒自己:算他运气好吧,他犯的是我可以原谅的那10条错误当中的一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婚姻的漫漫旅程中,不会总是艳阳高照、鲜花盛开,也同样有夏暑冬寒、风霜雪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矛盾,如果能像那位老妈妈一样,学会包容和忍让,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你的身边。
包容是生存的智慧
包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有了这种智慧、这种艺术,就会面对人生,从容不迫。
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仙崖禅师门下有一位学僧晚上经常爬出院墙外出游乐。这一天,禅师夜里巡寮,发现墙角有一张高脚凳,知道了有这回事,就把凳子移开,自己站在原先放凳子的地方等候学僧归来。深夜,学僧游罢归来。他不知道凳子已经被移走,一跨脚就踩在了禅师的头上,下地后看清是禅师,惊慌得深深低下头去。禅师像没那回事似的,反而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着凉,快回去休息吧!”这件事悄悄发生,悄悄结束,禅师也没有提起,但全寺一百多个学僧从此再也没有夜游的了。禅师包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包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包容是力量和自信
包容是一种力量、一种自信,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有了这种力量和自信,就会胸有成竹,获得成功。
常怀包容之心,实际上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和力量。史书载,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忍再忍廉颇的寻衅羞辱,他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大境界,终使廉颇幡然醒悟,从而给世人留下“将相和”的千古美谈。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
出生于平民家庭的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其貌不扬,一耳失聪,连英语也说不好,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能在政坛上平步青云,三度登上总理宝座屹立不倒,成为加拿大政坛的“常青树”。克雷蒂安的成功之道在于不树敌、肯助人,有“宰相肚里可撑船”的胸襟。1993年保守党在大选中惨败,失去总理宝座的保守党主席坎贝尔难咎其责,被迫辞去党主席职位。赢得胜利的克雷蒂安总理给失去栖身之所的这位昔日对手,拨了一间办公室和一个秘书,让她从容整理文件。一年后,克雷蒂安又给失业的坎贝尔准备了可任选其一的两个职位—驻俄国大使或驻洛杉矶总领事,坎贝尔选择了后者——一份年薪12万加元、部长级待遇的工作。克雷蒂安就是这样以其过人的容人之量把夙敌化为朋友。
包容是文明和进步
真正高度发达的文明应该是一种更善于沟通的文明,也应该是一种对待不同文明更包容的文明。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包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包容》一书的作者房龙说,“所有不包容的根源都是恐惧。”
我们这个社会曾经是个很不包容的社会,或者说是个很不懂得包容的社会。曾几何时,人们把邓丽君的歌曲视为“靡靡之音”大家痛斥,曾几何时,人们口诛笔伐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曾几何时,人们对喇叭裤、卷头发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等等。根源大概就是房龙所谓的“恐惧”。但现在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化在于,我们的社会开始理解包容,人们开始学着包容了。这就是文明,这就是进步,是历史的跨越,是历史的进步。人们不但欣赏邓丽君的歌曲,而且在享受邓丽君给人们留下的宝贵的艺术享受,人们不但有一些“腐朽”的思想,而且还有着“腐朽”的方式,社会生活中不但出现了“另类”,而且人们在极力推崇“另类”。这大概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道德震动”。
曾与福建厦门远华大案有着密切关联的女歌手杨钰莹,在惨遭媒体抨击、嘲讽乃至人身攻击后,京城演唱会居然掌声如潮、鲜花不断、赞赏有嘉,据说连号称“词头”的著名词作家乔羽老爷子都当场夸奖“杨钰莹是个好孩子”。有人欣喜地写文章说:乔老爷子是在以一个长辈的宽大与包容,呵护、鼓励着一个曾经有过那样“问题”的后生。这就是今天的文明,更是今天的进步。
我们在呼唤民主,我们在渴望民主。民主的真正奥意,正是包容,——集体对个人的包容。个人的意愿为集体所理解,即使是违逆了集体的意志,也不会遭到孤立,乃至屠杀,这就是民主起码的要求。出于某种用心或自己的主观判断,便对社会其他成员诬蔑、诽谤、谩骂,更是不可想象。什么时候那些能够操纵民主的人能够把诬蔑、诽谤、谩骂变成理解、包容和觉悟,我们的社会也就是高度文明、飞速发展的时候。
2.包容的好处
有人说包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包容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包容。包容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学会包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已。气愤和悲伤是追随心胸狭窄的影子。生气的根源不外是别人做事侵犯、伤害了自己的利益和自尊心等,于是勃然作色,怒从心头起。此种生理反应无非在惩罚自已,而且是为他人的错误,拙然不值!
学会包容,意味着你不会再心存芥蒂,从而拥有一份潇洒的风采。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党同伐异的事不胜枚举。其实质源于人的自高自大的狭隘心理,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对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行为,一概排斥、贬低,甚至明枪暗箭,自己也弄得神经紧张,终日心事重重。要知道,包容地与人相处,也要包容地接受各种思想意识。想要将自己的思想强迫推销给别人,去改变别人,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要培养自己活得自在、也让他人活得舒畅的涵养。 学会包容,意味着你不会再患得患失。包容,首先包括对自已的包容。只有对自己包容的人,才可能对别人也包容。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芸芸众生,各由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心平气和地工作与生活。
3.包容的力量
包容的确是一种美德。温暖的包容也的确让人难以忘怀。不妨让我们看两个例子。
公共汽车上人很多,一位女士无意间踩了一位男士的脚,便赶紧红着脸道歉说:“对不起,踩着您了。”不料男士笑了笑:“不,不,应该由我来说对不起,我的脚长得也太不苗条了。”哄的一声,车厢里立刻响起一片笑声,显然,这是对优雅风趣的男士的赞美。而且,身临其境的人们也不会怀疑,这美丽的包容将会给女士留下一个永远难忘的美好印象。
一位女士不小心摔倒在一家整洁的铺着木质地板的商店里,手中的奶油蛋糕弄脏了商店的地板,便歉意地向老板笑笑。不料老板却说:“真对不起,我代表我们的地板向您道歉,它太喜欢吃您的蛋糕了!”于是女士笑了,笑得挺灿烂。而且,既然老板的热情打动了她,她也就立刻下决心“投挑报李”,买了好几样东西才离开了这里。
是的,这就是包容——它甜美、它温馨、它亲切、它明亮,它是阳光。
谁又能拒绝阳光呢!
于是,想起了邱吉尔。二战结束后不久,在一次大选中,他落选了。他是个名扬四海的政治家,对于他来说,落选当然是件极狼狈的事,但他坦然对待。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这时秘书气喘嘘嘘地跑来告诉他:“不好!邱吉尔先生,你落选了!”不料邱吉尔却爽然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祝贺?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真佩服邱吉尔,那么从容,那么理智,只一句话,就成功地再现了一种极豁达大度宽厚的大政治家的风范!还有一次,在一次酒会上,一个女政敌高举酒杯走向邱吉尔,并指了指邱吉尔的酒杯,说:“我恨您,如果我是您的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酒里投毒!”显然,这是一句满怀仇恨的挑衅。但邱吉尔笑了笑,挺友好地说:“您放心,如果我是您的先生,我一定把它一饮而尽!”妙!果然是从容不迫,不是吗?既然您的那句话是假定,我也就不妨再来个假定。于是,就这么一个假定,也就给了人们一个极重要的启示——原来,你死我活的厮杀既可做刀光剑影状,更可以做满面春风状。
是的,这就是包容!一种大智慧!一种大聪明!
有句老话:有容乃大。恰如大海,正因为它极谦逊地接纳所有江河,才有了天下最壮观的辽阔与豪迈!像海一般包容吧!那不是无奈,那是力量!
既然如此何不包容——即便是与对手争锋。
4.包容—— 给您一个广阔的天地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包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已,以恕已之心恕人,这也是包容。所谓“己所不欲,未施于人”也寓理于此。
学会包容,意味着您不再心存凝虑。
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 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的话虽然浪漫,却也不无现实启示。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包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包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当没有缘份的“对手”,出于内心的丑恶,在你背后说坏话做错事时,此时你想伺机报复,还是包容?当你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令你伤心的事情,此时你想从此分手,还是包容?冷静地想一想,还是包容为上。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有人说包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包容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包容。包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 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包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这种包容,指的是对于子女或别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过失、过错采取适当的“羞辱政策”,有效地防止事态扩大而加剧矛盾,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大量事实证明,不会包容别人,亦会殃及自身。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于解脱,极易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诸如使儿茶酚胺类物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过量分泌,引起体内一系列劣性生理化学改变,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等等,并可伴有头昏脑胀、失眠多梦、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烦意乱等症候。紧张心理的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贻害身心健康。有的过激者甚至失去理智而酿成祸端,造成严重后果。而一旦宽恕别人之后,心理上便会经过一次巨大的转变和净化过程,使人际关系出现新的转机,诸多忧愁烦闷可得以避免或消除。
包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气愤和悲伤是追随心胸狭窄者的影子。生气的根源不外是异己的力量——人或事侵犯、伤害了自己(利益或自尊心等),一言以蔽之,认定别人做错了,于是勃然作色,恶从胆边生;咬牙切齿,怒从心头起。凡此种种生理反应无非在惩罚自己,而且是为他人的错误!显然不值。
包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仇家、对手,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纷纷攘攘,难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要伤别人的心,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者捆绑在无体止的争吵战车上。
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
包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包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跃止大方磊落的台阶。只有包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包容,才能消除人为的紧张。
包容,意味着你不会再患得患失。
包容,首先包括对自己的包容。只有对自己包容的人,才有可能对别人也包容。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电视剧《成长的烦恼》讲的都是烦恼之事,但是他们对儿女、邻居的包容,最终都把烦恼化为了捧腹的笑声。
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只有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吞灭心中的灵光。
包容地对待自己,就是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这种心境是充实自己的良好状态。充实自己很重要,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机遇到来之时不留下失之交臂的遗憾。知雄守雌,淡泊人生是耐住寂寞的良方。轰轰烈烈固然是进取的写照,但成大器者,绝非热衷于功名利禄之辈。
俗语有“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说。古人与人为善之美、修身立德的淳淳教诲却警示于世人,一个人若胆量大,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反则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惟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包容大度,就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唐朝谏议大夫魏征,常常犯颜苦谏,屡逆龙鳞,可唐太宗包容为怀,把魏征看作是照见自己得失的“镜子”,终于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如果一语龃龆,便遭打击;一事唐突,便种下祸根;一个坏印象,便一辈子倒霉,这就说不上包容,就会被百姓称为“母鸡胸怀。”真正的包容,应该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对才能超过者,也不嫉妒,唯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热心举贤,甘做人梯,这种精神将为世人称道。
包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别人有此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便可避免大错。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同样也应该包容和接纳自己,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重新扬起工作和生活的风帆。
包容,意味着你有良好的心理外壳。
包容,对人对自己都可成为一种毋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包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老人、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顾客、对病人……,都要有一颗包容的爱心。包容,它往往折射出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学会包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否则,一个缺乏现代文明阳光照射的贫儿,当被人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当然,包容决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取的态度。
处处包容别人,决不是软弱,决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在短暂的生命里程中,学会包容,意味着你的思想更加快乐。包容,可谓人生中的一种哲学。
得体淡泊,学会包容!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