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情加油
为爱情疗伤

人到中年,必戒四欲!

佛说:

“人间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人世繁华,烦恼千千万万,但归根结底都是“欲望”在作祟。人到中年,必戒四欲!

《红楼梦》中有一歌,名为“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人,总是会有想得到,放不下的东西;

这虽是人之常情,但也难免成了一个人的弱点。

欲望有度,“度”之内是需求,合情合理;

“度”之外叫贪欲,万万要不得。

人到中年,知足常乐,一定要下决心断绝这四种贪欲,才保得后半生无灾无妄。

  图虚名者,蠢

古语有云: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生在世,谁都追求一个好的名声,这一点可以理解。

但图名,不可沽名钓誉,徒有虚名。

在《群书治要》上,就记载“齐宣王好射”的故事:

齐宣王喜爱射箭,在他王宫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雕弓。

每次他射箭的时候,虽然总使出吃奶的气力,也只能拉动三石的软弓;

可是他最爱听别人赞美他臂力过人,能用硬弓。

而且大臣们也都是献谗之辈,每天都围在宣王身边。

不是说“大王神射”就是“便是后羿再生,也不可与大王媲美”之类的话。

宣王每次听到这些赞美的话,都会给说这些话的人以赏赐。

每逢酒宴之后,宣王就取出那张雕花角弓,大喝一声,拉成满月;

顿时,文武百官都高声喝彩,山呼:“大王神力!”

宣王得意地把角弓传给左右大臣,让他们分别试一试。

大臣们握着弓,龇牙咧嘴地拉开一半,就装得无论如何也拉不动的样子,都纷纷嚷着“腰酸”,有的喊“臂麻”。

然后一齐啧啧惊叹道:

“这张弓不下九石,除了大王,我等凡夫俗子怎么能拉得动?”

宣王听到这些赞美的话以后,更显得高兴了,于是抚着髯须,哈哈大笑。

虽然宣王只能拉得动三石的弓,可是他却永远认为自己能够拉动九石的弓。

好名声,是做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

被捧的太高,终有一日会从云端跌落,摔得粉身碎骨。

每个人所追求的虚名,不过是自己内心贪婪的欲望和虚荣罢了。

当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后,就不会再故意邀功。

佛家有段偈语:

“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

我们不过人间过客,重权,虚名不过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若一味地沉迷于阿谀奉承中,就会不自知地成为虚名的奴隶,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与其在云端担惊受怕,倒不如放下对名声的过度追求,平凡快乐地度过一生。

  图金银者,累

人这一辈子,太多人为“钱”字累了一生。

俗话说得好: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在俗世中生存,最无法避免的,就是和钱打交道。

但对待金钱的态度,却往往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行和格局。

中国当代知名书画家启功,是清代雍正皇帝的九世孙。

他一生饱经风霜,晚年已然名满天下,许多商贾巨富不惜重金求其墨宝;

然而面对送上门的巨额财富,启功却不为所动,依然保持着一代宗师的风范。

启功的书法在市场上价值颇高:

1996年启功将在香港义卖所得的163万元人民币,用作帮助贫困学生的奖学助学基金,却坚持不肯以他的名字命名。

因为他的书画价值,许多人耗费千金而不可得。

有一次,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听闻启功出场,便准备好笔墨纸砚请他为自己的楼盘题字,而且润笔费相当可观。

不料启功脸色一沉道:

“你准备好了笔,我就一定得写吗?

那你准备好棺材,我还要往里跳啊?”

众人大笑,开发商只得悻悻而出。

启功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倡导者。

他一生无儿无女,个人所得全部捐给北京师范大学,自己却住在简陋狭小的房子里。

纵观他一生所为,便是对这句话的最好的诠释。

  《增广贤文》有言: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要为金钱铤而走险,不要见利忘义,这样的钱才干干净净。

丰子恺有句话:

“不宠无惊过一生。”

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

很多东西,不是你要,就能得到的;

很多人,不是你留,就能留住的。

但该来的也自然会来,会走的无论如何也留不住。

唯有放开执念,随缘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图美色者,空

生活,克制着前行比肆意妄为要坦然的多。

逃不开美色,情欲的诱惑,到头来不过一场空。

老人们常对我们说:

“婚姻不是儿戏,一定要慎重。”

每个人更应该明白责任本身就是爱;

婚姻里的爱情看着平淡,可却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轻易丢弃。

就像电影《夏洛特烦恼》中,历经离去的不舍和得不到的不甘后。

夏洛终是领悟到对秋雅的那份念念不忘,仅仅是时光对记忆的渲染美化。

而真实的爱情,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日子里。

他转身,看到默默守候的马冬梅,将她拥抱的很紧,很紧。

  张爱玲曾说: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就变成了白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还是窗外的明月光。

当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白的就变成了黏在衣服上的一粒米饭,红的却变成了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无论男女,在情欲中沉沦,最终只会有家庭破裂,众人鄙视的下场。

人到中年,就要懂得,拥有懂你冷热的爱人,绕膝玩乐的孩子,以及完整健全的家庭才是最大的幸福

清心寡欲,清除杂念,减少欲求,不思贪婪,保持心地之宁静。

在红尘中洁身自好,做个清闲、潇洒、自在的人,便好。

  图控制者,苦

限制太容易,放手才难。

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自有儿孙路。

身为父母,你永远无法替代子女,并过好他们的一生。

朱雨辰,一个戏红人不红的演员。

因为一档节目中朱妈妈“令人窒息的母爱”,被所有人列为不能嫁的第一人选。

朱雨辰妈妈说:

“他的每一段感情我都知道,我都会去干扰。”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令人不寒而栗的细节:

朱雨辰的妈妈每天都会给他榨果汁,一天两瓶,必须喝完,晚上要把空瓶带回家,证明他喝完了;

不让他做饭,不让他在外面吃饭,拍戏时,跟着儿子跑剧组,儿子在哪儿,她在哪儿;

不让他接古装戏和武打戏,因为她不想看到儿子被别人打;

她不仅会看朱雨辰发的微博,全面监控孩子的一言一行还会大段大段的抄在本子上;

儿子不发微博,就会催促,甚至威胁:

“你要不写,我就抄你博客去!”

朱雨辰就这样活了39年,他想过反抗;

他觉得妈妈的爱太重了,甚至跟妈妈大吵:

“你这样会把我搞死!”

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而她妈妈都不知道自己在控制孩子,她只知道她太爱儿子了。

连她自己都说:

“我完全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的儿子的。”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深爱子女,将他们养大,不是为了永远与子女粘在一起。

而是前半生无私地付出,后半生适时地放手退出,告诫自己:

换个方式去爱他们!

上了年纪,就要省省精力来照顾自己。

如果这个时候还事必躬亲,为儿女的事情操心不止,不仅累了自己,也害了儿女!

人到中年,要放弃自己对孩子的控制欲,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孩子的路,放手让他自己去走。

佛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人一旦被欲望缠身,被内心的魔鬼吞噬,就会在罪恶的路上渐行渐远,再难回头。

王阳明说: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贪嗔痴慢疑”本是我们的人性,但不加控制地任由它发展,那个最好的自己只会离你越来越远。

过分追名逐利最终只会是一场空。

懂得知足,才能收获幸福的人生。

愿你我都能不被物欲所束缚,坚守住自己的内心;

做一个无愧天地,无愧于心的干干净净的人。

金子般的6句话,终身受用!

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略带三分拙,兼存一线痴,微聋与暂哑,均是寿身资。”

懂得示弱、不随意逞能的人,不是愚笨,而是懂得为人处世的智慧。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

彼时的刘备还在曹操手下做事,为了减轻曹操的猜疑,每日只是种菜养花。

一日,曹操邀请刘备喝酒,两人讨论起当世的英雄人物,刘备点评之后,曹操心生不满,指着他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此话一出,刘备惊讶的筷子掉落到了地上。正巧此时天空打雷,刘备便声称自己是害怕雷声才使筷子掉落。

曹操听后大笑,说:“大丈夫也害怕打雷吗?”

以此,放下对刘备的警惕,刘备便也保全了自己。

藏三分拙,示弱而不逞强,懂得进退适宜,这才是大智慧。

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真智慧。

古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意思是说太过于精明的人难得有朋友

晋代有一个叫郭璞的名士,学问极好。一日,宰相王敦请他吃饭,想用自己的权势威胁郭璞屈服于他。

用饭之后,王敦就问郭璞:“郭先生你的阴阳五行是很灵的,请你算算我的命好吗?”

郭璞明白,王敦这句话是问他是否能当皇帝。于是,郭璞就劝解王敦,王敦听后很不高兴。又问郭璞,说:“那么你算算你自己的命如何呢?”

郭璞笑着说:“我的命,到今天中午就完了,因为你要杀我。”

王敦说,我正是这个意思,于是就把郭璞杀了。

人生在世,该糊涂时就糊涂,学着做个聪明的糊涂人,方能处处顺遂。

忍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燕山夜话·涵养》中说,“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忍”不是怯懦,不是退缩,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沉稳。

司马懿的一辈子几乎都处于隐忍之中。曹操说他是“狼顾之相”,他在曹操手下办事也十分小心谨慎;与诸葛亮对阵之时,任由诸葛亮辱骂依旧不为所动;后来曹爽专权,将他排挤出朝廷,他也默默忍受,缴兵卸任。

可后来,他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诛灭曹爽,掌握了曹魏大权。这时的他,已经70岁,23岁入朝为官,隐忍47年,绝非常人能比。

但也是这份隐忍,让他有所为。

佛家有言,“难忍能忍,难舍能舍,长时苦行,方成佛果。”

能在忍中有所成的人必定有大智慧。

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

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人活一世,一定心中有善,存好心,做好人,行好事。

  《了凡四训》中有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人时常用米粉做米团分给穷人吃,只要有人愿意吃,她立马就会给,从不曾计较这里面的得失。

一日,一位仙人化身成一位道士,每天早晨都会向老人讨要六七个粉团,一连三年。三年的时间,老人依旧每日照常给他粉团,仙人也晓得她做善事的诚心。

于是就向她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是时候报答你了,你家后面有一块地,若是你死后葬在这块地上,将来子孙定会有官爵。”

后来老人去世,她的儿子按照仙人的指示将老人安葬于那块地内。林家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常言道,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必有善果。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

古语有云: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人,要有颗平常心,淡看人生得失,淡看世事纷纭。

从前,在一个寺院里住着一位游方化缘的和尚,这个寺院的香火十分旺盛,经常有人来上供一些贵重之物。

于是,这个和尚就把这些东西当掉,换成银钱,积攒了很多。可自从有了这些钱之后,和尚就变得疑神疑鬼,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都要看守着这些钱,不敢有一丝松懈,生怕别人偷走他的钱。

每日每夜的乱想,扰的他心神不宁,痛苦不堪,最终,和尚忧郁而死。

俗话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得即是失,失又何尝不是一种得。

身怀一颗平常心,抱一种平常心态,坦然面对人生,淡泊看待荣辱得失,才是人世间的至高境界。

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孔子曰:“君子就好像水一样,能屈能伸,随遇而安,到任何地方都可以适应当地的环境,选择一个合适的人白头偕老,选择一座城市过完一生。”

做人当如水,相交就要随方就圆。

三国时期,曹操身边有一谋士叫荀攸。

他十分得曹操信赖,官渡之战时,为曹操献上了诸多妙计,有勇有谋。可官渡之战结束之后,他立马恢复成了一个老实人,以憨厚的模样示人。

但也正因为他能够随方就圆,才使得他能够在暗潮涌动的朝堂上屹立不倒。

曹操曾这样称赞荀攸:“荀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

小人相交,该方却圆,该圆却方;君子相交,随方就圆,顺其自愿,才为自在。

良训传家,古人的六种治家智慧

  进德修业读书起家

人才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关键。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古人治家强调读书的重要作用。清代的《庭训格言》提出:“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淡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立品高……凡事可论贵贱老少,惟读书不问贵贱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此夫子所以发愤忘食,学如不及也。”《庭训格言》告诉我们读书是立德、立身、立业最重要、最便捷的方法和路径,也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之本。

明代郑板桥在《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中更是明确指出:“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郑板桥52岁才得一子,爱子心切,此时他在潍县为官,只得将教育儿子的责任托付给弟弟。在郑板桥看来,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功名,而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做个好人是最重要的。

读书学习为什么重要?古代家训有精彩的论述。三国诸葛亮《诫子书》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北宋欧阳修《诲学说》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清朝张英的《聪训斋语》认为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我愿汝曹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我所已读者,决不可轻弃。得尺则尺,得寸则寸。毋贪多,毋贪名。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张英提倡读书要多温习、多理解、多运用,已涉及具体的读书方法了。

古代家训家书中,有不少谈及具体读书方法的内容,这些是先辈毕生读书的心得体会。清代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出“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他强调书不光要看,而且要读出来,“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

古人读书,特重经史,容易滋生厚古薄今的习惯。清代汪辉祖的《双节堂庸训》提出“读书以有用为贵”,“所贵于读书者,期应世经务也。有等嗜古之士,于世务一无分晓。高谈往古,务为淹雅。不但任之以事,一无所济;至父母号寒,妻子啼饥,亦不一顾。不知通人云者,以通解情理,可以引经制事”。他认为读书必须讲求实际、学以致用。

02

崇尚劳动勤俭持家

古人治家崇尚勤俭,认为只有勤劳才能创造财富,节俭才能积累财富,维持家计长久。明代姚舜牧在江西广昌任知县时撰写了《药言》一书,他说:“居家切要,在勤俭二字,既勤且俭矣”。他引用民谚“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表示“起家的人,未有不始于勤,而后渐流于荒惰,可惜也”“起家的人,未有不成于俭,而后渐废于侈靡,可惜也”,两个“可惜也”表达了姚舜牧推崇勤俭、反对懒惰与奢侈的鲜明态度。

明代朱伯庐的《治家格言》可谓脍炙人口,其开篇就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治家要未雨绸缪,如果到了临渴掘井,必然出现问题。

在古代家训家书中,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以俭引领全篇,用现实的例子教育后代要保持节俭的风尚。他说张文节为相,生活节俭,被人讥笑。张文节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司马光感叹,大贤的人往往深谋远虑,从居安思危的角度看到了保持节俭对于一个家庭存续的重要作用。

从《药言》《治家格言》《训俭示康》中我们看到,崇尚劳动,反对好逸恶劳、奢侈浪费,对于一个家庭的风气至关重要。民生本务在勤,勤劳可以免饥寒,节俭可以养正气。

03

宽忍友爱和睦兴家

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睦是治理家庭的应有之义,也是历代家训家规所倡导的主题之一。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有一篇家书《丙寅岁寄弟侄》,说“和睦之道,勿以言语之失,礼节之失,心生芥蒂。如有不是,何妨面责,慎勿藏于心,以积怨恨”。王夫之强调的是家庭成员要善于沟通且直接沟通,不要将对家人的怨气藏在心中,要主动化解怨恨。

北宋范仲淹治家严谨,在《六十一字族规》中,他训诫子弟要相互忍让,相互帮扶,保持家庭的和气,“家族之中,不论亲疏,当念同宗共祖,一脉相传,务要和睦相处,不许相残、相妒、相争、相夺,凡遇吉凶诸事,皆当相助、相扶,庶几和气,致祥永远。”

在如何做到互助友爱,保持家庭和睦方面,南宋的《袁氏世范》有不少相关论述。比如,要认识到人的个性不同,“盖人之性,或宽缓,或褊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检,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挐;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所以要做到因人而教。

比如,要做到换位思考,“为父兄者,通情于子弟,而不责子弟之同于己;为子弟者,仰承于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听”。比如,要善于反省,“贤者能自反,则无往而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比如,要善于容忍,及时化解矛盾,“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然而许多人“知忍而不知处忍之道,其失尤多”,《袁氏世范》的建议与王夫之的建议一样,怨恨不能累积,“不若随而解之,不置胸次”,这样既能及时化解矛盾,也能让家人之间心情舒畅。

04

审择交游修身齐家

《大学》提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治理好家庭、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才能做到修身齐家,古人在家训中谈及一些具体的做法。

清代曾国藩曾提出修身要做到日课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日课四条将慎独摆在了首位,在人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地方也唯恐自己言行有失,就是做到了慎独。做到内心专一纯净,外表整齐严肃,做人做事认真恭敬,那么身体必然强健;能够做到仁爱,做到吃苦耐劳,则家业就有振兴的气象,家庭就会长治久安。

在日常生活中,人总是要与其他人交往的,不少家训在论及修身时,强调慎重交友、近善远佞。宋朝大诗人陆游著有《放翁家训》,他说:“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陆游认为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易学坏,父母兄长应经常对其督促,加以约束,要求他们沉下心来,钻研经典,用宽厚恭谨的道理教育他们,不许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如此方可成才。

朱熹在《与长子受之》中告诫在外求学的儿子,要明辨何为益友何为损友,不可交“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的损友,而应结交益友、见贤思齐。清代纪昀在《训子书》中谆谆教诲:“尔初入世途,择交宜慎: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误交真小人,其害犹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伪君子道貌岸然,却包藏祸心,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故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以上论述凝聚了家训书写者的修身经验,对于人们修身齐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与教育意义。

05

正身率下谨严治家

欲家庭治理成功,家长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主要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该书获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颜氏家训·治家第五》谈到了许多治家的方法,如家庭开支要节俭但不吝啬。在诸多治家经验中,颜之推列于首位的是家长须为家人做出表率,“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在他看来,上行下效,一个家庭才会井然有序;以上率下,治家效果才会明显。

浦江郑义门的家训《郑氏规范》也谈到以上率下:“为家长者,当以至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妄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之意。临事之际,毋察察而明,毋昧昧而昏,更须以量容人,常视一家如一身可也。”

晚清重臣周馥在所著家训《负暄闲语》中谈及,自己五六岁时,祖父“常以浅俗诗歌教余,如‘身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等句,不下数十首,至今犹大半记忆”。祖父不仅重言教,更重身教。周馥记得孩童时“见祖父年六十余,每日晚辄手一篇朗诵。见长者过,必起立向前数步,拱手迎之……闻人言某过失,常笑而不答,有诮讥者受而谢焉,终身无一语侮人”,“途中见荆棘瓦石,辄手拾去之。余问何为?曰:‘恐人误踏伤足。’见虫蚁不践,曰:‘此亦生命也’”。

周馥回忆祖母余太夫人个性严肃,寡言笑,善针黹,年五十余犹能剪纸为花样,以供邻妇来求者。祖父母严格治家的良好示范,对周馥影响非常深刻,周馥在家训中将祖父母的事迹写下,又影响了自己的后代,良好的家风具有伟大的力量,成就了周馥家族在近代的兴旺。

06

敬老爱幼以孝持家

敬老爱幼是中华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家训反复强调的要点。江西义门陈氏,是唐宋时期一个著名的同居共爨的大家族,宋太祖曾赐联“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义门陈氏中的一位杰出代表是陈崇,他在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制定了家规,在此之后,义门陈氏不断发展壮大。

今天保存在《义门陈氏宗谱》中的《义门陈氏家训十二条》,首条为“孝父母”:“春晖寸草,欲报良难。然使能竭其力,不俭其亲,婉容愉色以承欢,砥行立名以养志,人子若此,或亦庶几。”对父母的恩情,要有心报答,同时作为子女要磨砺德行、努力成才、树立美名,这才是真正的孝。

何为孝,司马谈在写给儿子司马迁的家书中说得好:“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司马谈借此勉励其子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撰写史书,激浊扬清,这才是他心目中的“大孝”。

疼爱子女、严教子孙也是古代家训特别重视的内容。古代家训从教育的方法、内容、时间等方面展开论述。《颜氏家训》提倡早教,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同时,《颜氏家训》指出要严爱相济,父母既慈祥又威严,可使子女既能感受到爱又能产生敬畏之情,这样才能发挥教化的功能。清朝的《庭训格言》也赞同这一观点:“父母之于儿女,谁不怜爱?然亦不可过于娇养。若小儿过于娇养,不但饮食之失节,抑且不耐寒暑之相侵。即长大成人,非愚则痴。”

宋代袁采的《袁氏世范》从社会实际出发,针对父母偏爱子女的情形提出忠告,偏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人之兄弟不和而至于破家者,或由于父母憎爱之偏。衣服饮食,言语动静,必厚于所爱而薄于所憎。见爱者意气日横,见憎者心不能平,积久之后,遂成深仇。所谓爱之,适所以害之也。苟父母均其所爱,兄弟自相和睦,可以两全,岂不甚善!”

清代张英的《聪训斋语》在教育后代的方法上有独到见解,在教育内容上主张:“教之孝友,教之谦让,教之立品,教之读书,教之择友,教之养身,教之俭用,教之作家(指养家)”。至于教育的成效,张英的观点是:“其成败利钝,父母不必过为萦心;聚散苦乐,父母不必忧念成疾。”他认为父母尽心尽力即可,不要操心过度,当顺其自然。

中华传统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可贵遗产,其中有今天看来不合时宜的内容,也有对今天仍有借鉴价值的内容。将传统家训中的智慧提炼出来,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我们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喜一忧是生活,一起一落是人生!

兰居幽谷,虽孤独亦芬芳;水滴顽石,虽遇阻而不滞。

我们活在世间,心态应当像兰花,凡事都能看得通透;意志当如水,能包容什么,终会得到什么。

《增广贤文》中写道:“三穷三富不到老,十年兴败多少人?”

生活无常,总会给你带来意外,是喜是忧难以预料。

余光中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里说:“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或喜或忧都是是人生的常态,世事难料,本以为一切会按预想的轨道运行,却意处发生偏转;人生无常,未来什么都可能发生,但无论发生什么都会有解决的办法。

凡事必须不要预支烦恼,否则既伤害自我,又庸人自扰。

好事坏事,是喜是忧?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生活再不如人意,也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赏和鼓励。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国王带着一帮大臣等人外出打猎,遭遇狮子袭击,国王被狮子咬掉了小拇指,很懊恼很愤怒。

这时身边一个大臣劝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一怒之下将大臣打入了死牢。

过了很久,国王又带人出去打猎,遭遇了食人族,所有的人都被吃掉了,只有国王幸免于难,原因是食人族不吃身体有残疾的人。

国王回来后想起了大臣说过的那句话,把大臣从死牢里放出来。

大臣对国王说:“感谢国王将我打入死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纳闷,大臣说:“如果不是被关在牢里,这次一定还会陪国王外出打猎,也一定会被食人族吃掉。”

大臣之忧在于被打入死牢,国王之忧在于痛失拇指,然而,大臣之喜在于避开一劫,国王之喜在于保全性命。

人生就是这么戏剧化,在你想不到的地方,生活总会给你意外之忧、意外之喜,若晴天和日,就静赏闲云;若雨落敲窗,就且听风声;若流年有爱,就心随花开;若时光逝去,就珍存过往。

只有品味了苦涩,才懂得甘甜的滋味;只有经历了苦难,才知道坚强的美丽

越王勾践初被吴王夫差灭国,与妻子同伺候吴王,为夫差喂马。

后来夫差释放他回越国,勾践卧薪尝胆,与民同甘共苦,终于国力强大,一举灭掉吴国,人生于世,要学会沉淀,沉淀心情,沉淀经验,也要沉淀自己。

文王被拘禁在里时推演了《周易》;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学会沉淀,让你的环境变的明亮;学会适应,让你的心情不再忧伤;学会调节,让你的生活没有烦恼;学会宽容,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

我们这一生的轨迹,有高低起伏,有曲折圆环。

我们在生活这条路上跋涉着,经历着、坚持着,本就是多么的累,那么的不容易。

一苦一甜是滋味,一朝一夕是日子;一喜一忧是生活;一起一落是人生。

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不攀不比,心淡然;不怒不嗔,心随和;不艾不怨,心坦然。

生活有喜亦有忧,人生有起亦有落。世间起落皆看淡,好天好地任逍遥

阅读经典,要有鹰眼和虎气

以我近年来的观察和比较,阅读中国古代经典,比死记硬背更高明的方法至少有四种:一是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二是苏东坡的“由此及彼”,三是鲁迅的“从字缝里读出字来”,四是胡适的“于不疑处有疑”。

“不求甚解”并非偷懒,更不是卖萌,而是避免对中国古代经典的某些模糊语义作过度解析,不受注释的束缚,不认死理,不削减必要的灵活性。《诗经》中的《关雎》,明显是一首情诗,然而《毛诗序》将它与“后妃之德”连线,唐代学者孔颖达说这首诗是文王用来教化民众的,宋代学者朱熹干脆以武断的方式坐实诗中的“君子”是文王,“淑女”是文王的妃子太姒,弄得大家都没了想象的余地。难怪古人早就强调“诗无达诂”,以《关雎》这首经典诗作为例,古今学者对它的诠释各不相同,但都算不上标准答案,对领略这首诗的韵味、情味和趣味帮助不大。你若寻求甚解,只会急死、烦死、苦恼死;你若不求甚解,则游刃有余,想象力可飞、可奔、可走。

苏东坡参加殿试时,作《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一句“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连文坛领袖欧阳修都不知道这个典故出自何书。后来,欧阳修当面询问得意门生,苏东坡的回答却是“何须出处”,令欧阳修闻言一怔。于是,苏东坡告诉恩师欧阳修:“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解中。”欧阳修回家查书,并没有找到那句话的来龙去脉,仍是一头雾水。过了几天,欧阳修再次询问弟子,东坡回答:“曹操将袁熙的正妻赐给儿子曹丕。孔融说:‘以往,周武王灭商后,也曾将妲己赐给弟弟周公旦为妻。’曹操问道:‘哪本书上有这个说法?’孔融笑道:‘以今天发生的事情去推理,我猜想当时的历史应该是这样的吧。’尧帝和皋陶的一问一答,我猜想也应该是这样的。”欧阳修闻言大惊,回头感叹道:“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苏东坡把死书读活了,用的就是“由此及彼”的推理法,这种“化骨绵掌”,他用来得心应手。

赞(1) 打赏
文章名称:《人到中年,必戒四欲!》
文章链接:https://www.qqzzhh.cn/110877.html
本站内容系会员投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